扫码点餐而已,何必加戏太多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1115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“吃一顿饭,竟要扫3次码,关注两个公众号!”如今,扫码点餐几乎已成为各大餐饮店的指定动作。然而,扫码点餐带来便利的同时,因扫码而引发的各类问题没有得到收敛,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。
既能节约人力成本,又能提高点餐用餐效率,单从科技创新而言,扫码点餐毫无疑问是进步的。尤其是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无接触点餐,也更符合防疫要求。而且,从个人体验来看,扫码点餐确实是快多了。前不久,曾有脱口秀演员模仿“点餐慢”顾客,如何硬生生地将“快餐店”变为“慢餐店”。这一吐槽形象生动,让人捧腹大笑之余,恰恰间接地反映了部分现代人的通病——轻微社恐、选择困难。而这些问题在扫码点餐面前,却能迎刃而解。只要找个桌位、低头扫码、付款结账,整个流程可以不用多说一句话,安安静静地吃完饭就走,这在从前不敢想象,如今却已成习惯。
问题是,这个切中了消费者痛点的扫码习惯,在一些商家看来,不只是便利,更可以获利。常见的做法就是,在扫码点餐时,跳转到商家的公众号,需要消费者关注方可点餐。这固然会有人反感,但相信将此当成常规操作的消费者也不是少数。商家也由此获得一个稳步增长的推广群体,而且还是免费的。而关注公众号还算是“文明”的,有些扫码点餐更像是“社交达人”,一上来就问你的姓名、电话、生日等各种信息;有的更是“霸道总裁”范,非得让你开通几类权限才能使用。如此赤裸裸地收集个人信息,很难让人相信它只是一个点餐工具。
其实,扫码点餐问题并不难解,只要其回归本质,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。说到底,扫码点餐只是一个服务顾客的工具,选择权在顾客。作为工具,它就应该纯粹些。事实上,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“只点餐不关注,只付款不跳转”。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规范,管住那些“爱加戏”的商家。这一方面,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、加强自律,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,形成震慑。另一方面,不妨出台相关行业规定,对扫码点餐作出更为细致的规范。如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,收集消费者信息需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性原则等。让扫码点餐有规可循,违规必究,它才能规规矩矩,安心当个点餐工具。
(陈文杰)
(编辑: 龙煜广州网)
九七分享吧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请联系QQ2387153712删除,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者还不错的请给小编点个小赞(◠‿◠),小编每天整理文章不容易(ಥ_ಥ)!!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